中新网江西万载12月7日电(巫发阳 陈欢 何涛)眼下,正是脐橙采摘季,走进江西宜春市万载县潭埠镇茵果村,一颗颗脐橙树错落有致地种在半山腰,金黄的脐橙藏在翠绿的叶子下,村民们正弯着腰采摘脐橙,脚下的塑料桶中很快就装得满满当当。
图为万载县潭埠镇茵果村脐橙种植基地内村民正在采摘脐橙。巫发阳摄
“我们万载的土地富硒,所以我就想着从赣州引进脐橙树,试一试能不能种出富硒脐橙。”谈及种植脐橙的初衷,茵果村支部书记欧阳小胜笑着说。
2017年,茵果村专门成立了赣潭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赣州引进了纽贺尔、赣南早等品种的脐橙树苗,承包了茵果村的500多亩山林,种下了11000多棵脐橙树。
经过多年的精心栽培和养护,今年冬天迎来了第一茬丰收的脐橙。“今年是第一年采摘,所以量不是很大,脐橙总产量只在20万斤左右,总产值60万元左右,明年后年产量会逐渐增加。”欧阳小胜自信地说。
茵果村的脐橙种植基地里,村民辛系春正忙着采摘脐橙,“我之前在家里种田,现在来了脐橙基地干活,每个月能拿4000元,每年还能拿到一笔分红,一年下来能有5万多元的收入。”
图为万载县潭埠镇茵果村脐橙种植基地内村民正在运输脐橙。巫发阳 摄
采摘下来的脐橙装在一个个桶里,村民欧阳木林正挑着一担脐橙缓缓走下山,他一边走一边和记者聊,“我是负责采摘和搬运的临时工,每天有150元的工资,一个月能在这做事10多天,一个月也有差不多2000元收入。”
据了解,茵果村脐橙种植基地雇用了2个长期工、6个脱贫户负责脐橙树的施肥、除草、浇水等日常养护工作,偶尔还会请20多个临时工帮忙采摘、运输脐橙,7名合作社社员每年可以领取净利润的6%作为分红。
看着装得满满当当的三轮车,欧阳小胜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的赣潭脐橙基本上不愁销路,除了批发零售和游客采摘以外,我们还和周边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一次性就会采购几百箱脐橙作为员工福利发放。”
图为万载县潭埠镇茵果村脐橙种植基地内村民正将脐橙倒入三轮车中。巫发阳摄
乡村振兴离不开可持续性的村集体经济,脐橙基地作为茵果村重要的收入来源,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创造4万-5万元的分红。作为村书记的欧阳小胜对于村民们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周边村民看到合作社种脐橙有了可观的收益,现在也有点心动了。未来如果他们有需要的话,合作社会免费传授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家一起把赣潭脐橙种好,大家一起富起来。”
万载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万载县积极抓好新乡贤统战工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聘请120余名优秀新乡贤担任招商顾问,组成招商小分队,通过以贤招商、以商招商,实现“万商回归”、资金回流,促成江西精匠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落户万载县,总投资达1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完)
12月1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在延吉举办“直播助力地方文艺院团创新性发展研讨会”。会上,盘锦市艺术团团长丁岩表示,通过直播,盘锦艺术团收效良好,这提振了团队的精神面貌。
盘锦市艺术团团长丁岩。 主办方供图
盘锦市艺术团成立于1985年,在2011年经历了文化体制改革,从事业院团变成了企业院团。院团性质的转变,让盘锦艺术团面临着诸如资金短缺、场地和设备缺乏、人才流失等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几乎是所有发展困难的院团所共有的”,丁岩介绍道,“到2016年的时候,团里的成员减少到56人,团长等工作人员也要身兼数职来节约成本,以保持团队的基本运转”。
今年3月,丁岩开始尝试通过直播来转变团队的发展模式。“我本身就是吉林延边歌舞团直播间的粉丝,也是受到延边歌舞团的启发,盘锦市艺术团成为了辽宁省第一支尝试院团直播的团队”,丁岩介绍道,在半年时间里,盘锦艺术团发展了18个直播账号,其中10个有效开播,包括团播账号、舞蹈账号和声乐表演账号,“大型文旅企业对我们团的关注少,投资不多,所以我们团的直播设备属于是省吃俭用才购置下来的。但运营直播账号这个过程挺有趣的,我总跟延边歌舞团学习经验,怎么样录制,怎么调设备”。
尽管起步艰难,但直播给艺术团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丁岩分享道,盘锦市艺术团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提振,一些演员每月通过直播获得的收入过万。收入增加了,演员们自发提升业务水平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最重要的是,丁岩认为,通过直播,盘锦市艺术团收获了更高的知名度,这为线上直播和线下演出的融合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潜在效益。(完)